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焦立坤)5G信号成功覆盖珠穆朗玛峰峰顶之后,又向地下的矿井发起冲击。中国商报记者获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5G网络建设均在地底深处的矿井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6月18日,中国移动与阳煤集团、华为公司联手打造的全国首座5G智慧煤矿正式落成。据悉,中国移动在阳煤集团新元煤矿井下米建成5G专用网络,推出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掘进面无人操作、综采面无人操作三项5G应用,可帮助煤矿实现矿井无人化、自动化、可视化运行。
其中,机电硐室无人巡检应用针对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的问题量身定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风险,提高巡检质量与效率。掘进面无人操作应用解决了传统人工作业操作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可进行远程操作截割和支护作业,实现了掘进作业的远程安全精准操控。而综采面无人操作解决了井下设备运行过程中线缆维护量大、信号经常缺失等问题,为远程操作人员提供全景高清作业视野,既有效降低危险作业区域安全事故发生率,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无独有偶,6月17日上午,中国联通举行“5G+智能矿山”座谈会,专题推介了全国首个井下5G商用网络——庞庞塔煤矿的建设过程、5G+智能矿山进展情况以及5G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据介绍,6月5日晚上9点,在地处吕梁山深处的庞庞塔煤矿,最后一个5G基站调通。至此,覆盖多公里巷道的煤矿井下商用5G专网基本建成。据了解,该工程在井下米实施,技术与施工难度非常大。
庞庞塔矿是山西霍煤集团下属矿井,是全国智能化标准矿井试点之一。基于前期实地测试的有效数据,中国联通对庞庞塔矿网络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编制了5G+智能矿山解决建设方案,对5G网络井下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全方位论证,并多次组织煤炭领域顶级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方案进行评审。
知名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前全国煤矿事故屡屡发生,令人担忧,行业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在矿井深处的5G技术突破,意味着不久5G有可能大规模地覆盖矿山,从地上到地下可以实现无人开采、无人运输,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都将大大降低,同时相关公司的灾害监测、智能管理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在他看来,5G应用进入各行各业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特殊行业的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加速5G应用场景与工业制造等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尤其在在5G+智慧矿山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另外值得一提是,中国移动还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阳煤集团、中煤科工、华为公司等70多家单位成立“5G智慧矿山联盟”。该联盟以5G智慧矿山建设为载体,以“5G赋能产业,合作生态共赢”为愿景,联合各方力量构建智慧矿山合作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
在产业链的努力下,一座座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矿山正在由愿景变为现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bianji.com/sbzk/1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