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北海发展ldquo向海经济

发布时间:2021-10-31 13:37:12   点击数: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年5月14日

《香港商报》特别报道北海

↓↓↓

广西北海:发展“向海经济”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

北海,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一座因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享誉海内外的海滨城市。除了“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外,它还拥有“中国最美海岛”涠洲岛、“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红树林以及百年老街等景点,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氧吧”。它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近年来,北海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广西,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尤其是年4月19日,总书记视察广西,首站抵达北海,在铁山港公用码头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向海经济”概念,要求北海“谱写好新时期海丝路新篇章”,为北海发展指明了方向——打造“向海经济”强市。为此,北海市从国家发展战略定位、立足自身优势、对标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等多方面全力推进,“向海经济”呈现振翅欲飞之势。

发展产业做好向海经济大文章

北海市南、北、西三面环海,毗邻粤港澳,是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枢位置,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西亚、欧洲最近的港口之一,在西南经济区域及亚太经济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从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19世纪开埠,从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城市……一方面传承“古丝路”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承载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期许,时下的北海,正全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做好“向海经济”大文章。

“近两年来,我们跳出北海看北海,对标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打造向海经济,全市呈现出逆势向上的发展态势,开启了赶超跨越新征程!”北海市市委书记王乃学称。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北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0%,居广西第一位。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5.1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5.1%,进出口总值及增速分别位列广西各地级市第四位及第三位。

打造向海经济,产业发展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北海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主导产业为重点,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全力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为向海经济振翅高飞注入不竭动力。特别是作为北海打造向海经济的主战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全力推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北海首个千亿元产值园区,与电子信息产业一起,成为北海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后盾。

与此同时,北海通过“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招商一批”,实现重大项目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铁山港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中能北海”号成功首航,万吨巨轮成为常客,大宗货物大进大出。目前,北海已开通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航线,连接港口的玉铁铁路与沿海高铁南钦、钦防、钦北等铁路实现对接,形成“四龙出海”之势,千年古港正向亿吨大港目标迈进。

而《北海市产业树全景图》正是北海打造向海经济的“秘籍”之一。年,北海在全广西率先启动“产业树”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海洋产业、林纸与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高端服务业七大产业树全景图。全景图将七大产业细分为21个子产业和个主、次级产业链环节,确定个重点发展关键环节,收录重点招商企业家,得到中国社科院等9个单位的专家高度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北海市向海经济发展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为北海进一步全面发展海洋经济确立了方向。“未来,我们还将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向海经济体系。”王乃学表示,北海将发展壮大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林纸一体化、粮油加工产业,争取形成4个至5个千亿规模的临港产业集群。同时,北海还将依托工业园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海洋产业园区、合浦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以电子信息、海洋科技产业为龙头,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擦亮“生态北海”

金字招牌

“绿色生态是北海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有效的‘王牌’。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清水行动和净土行动,守住生态红线,保持生态优势。”蔡锦军表示。

“守护这片海,便是守护北海的未来。”近年来,北海坚持“生态立市”,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第一位,划定陆域“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及海域“三线”(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同时推进“五个立法”,立法保护涠洲岛、沿海沙滩、红树林……去年,北海市还制定了从海岸线至内陆米范围内禁止新建非公用永久性建筑这条“铁规”,切实保障“天蓝、水清、岸绿、滩净、岛靓、湾美”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让绿色发展成为北海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年,北海空气质量三项重要指标均居广西第一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优良率为94%。

如今,“生态北海”这一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眼,北海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迎来多重利好,海岸生态资源已经成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绿色屏障”。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共接待游客68.8万人次,同比增长27.41%,实现旅游消费约7.45亿元,同比增长28.89%。被列为“五一”假日全国十大海滨热点旅游城市,继春节黄金周后再度上榜,滨海度假旅游胜地魅力再次彰显。

今年,北海将优先安排资金保障生态建设,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水平。加大力度对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入海河流、采砂采矿等方面巡查监管,治理南流江、牛尾岭水库、旺盛江水库、洪潮江水库等重点河湖环境,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及第二水源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供给安全。大力整治银滩核心区污水管网,加快铁山港固废堆场项目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发展环保服务业。

积蓄动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是推动北海发展的命运工程。我们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按照7大“产业树”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为北海经济发展积蓄动能。”北海市市长蔡锦军如是说。

据悉,年,北海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取得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在全广西一枝独秀。全年累计开展招商活动批次、对接企业家,新签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引进重大项目个数居广西第一。与此同时,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对照营商环境14项考核指标,对标全国最高水平,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推进“一事通办”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8%,在广西率先实现一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册登记。投资项目“五环相扣、联审联批”模式获广西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向全广西推广。

今年,北海将提高精准招商成效。重点围绕引进工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开展招商,赴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开展大型主题招商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并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平台以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和优势,开展以商招商、渠道招商及点对点招商。进一步加强招商服务,大力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智慧物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建设便捷高效和低廉的物流环境。争取实现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此外,还将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推进“一事通办”改革,对标全国先进,精简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建设,加快打造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好“一张网”,只进“一扇门”,实现“最多跑一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聚焦企业和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bianji.com/sbsj/13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