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推“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
2008年,国家启动了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把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作为应对危机、服务企业、实现工业经济“三位一体”的重要抓手截至2009年底,我市通过认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6家,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企业2009年获得减免税收超过20亿元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使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品牌形象有效提升我市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每日商报(不含宁波)的一半,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我市还于2008年启动了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共认定三批共30个单位为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全市15个区、县(市)(包括杭州经济开发区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均建有1个以上的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电子商务、数字娱乐、软件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门类
26个特色工业乡镇获国字号区域品牌
名牌、专利、标准化战略走在前列
引进大院、名校、央企共建创新载体是我市工业兴市的一项重要措施杭州与中石化合作共建生态石化城、与中粮集团签订100亿战略合作协议……与央企的紧密合作,提升了杭州的大项目带动作用,增添工业发展的后劲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大院、名校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杭州每日商报电子版强杭汽轮集团和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杭汽轮集团联合研究院,西子研究院成立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外院士入驻……至2009年底,我市共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共建科技创新载体86家,其中22家在我市注册,以独立的经济实体运行,共引进副高以上专家教授158人,其中院士9人,引进载体的总资产达到18829万元,载体拥有各类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市政府对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杭州分所等13家创新载体资助经费1260万元科技创新载体的引进共建,为我市引进科技人才和集成科技资源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进一步开创了我市产业发展的创新源、项目源、人才源,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力,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如下奖项:一等奖1名,奖品 价值2000元;二等奖5名,奖品价值1000元;三等50名,奖每日商报广告品价值300元
各类开发区成为我市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新一批的省级开发区公告,杭州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名列其中,新添三个省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投产,经济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2月,杭州市被国家分别确定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生物产业的核心区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块--高新区(滨江)为杭州建设“信息港”、“新药港”增添助推器2010年1月5日,杭州江东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命名,杭州每日商报电子版该基地是江东新城获得的首个国家级基地各类开发区的 “主引擎”作用日益突出,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全球500强、中国500强及海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现代产业集群正在我市加速形成
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杭州工业面对危机,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了“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的决策部署,相继出台“应对金融危机十条”、“拓市场十条”等政策,从减负解困、鼓励创新、开拓市场、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出台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提振信心,为企业应对危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全市共从工业资金中整合安排1.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拓展市场还开办杭州市名优特新产品星光大卖场,为企业拓展内销市场提供平台同时,全市上下以科每日商报联系电话学发展观为指导,相继开展了“向万家企业送温暖”、领导干部“七个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等一系列帮扶企业渡难关的专项行动,建立了重大工业问题两级协调例会制度,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共走访企业30094家,收集问题12402个,解决问题8601个通过艰苦努力,到2009年底,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4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转负为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5.99亿元,增长20.8%;企业亏损面由一季度的34%下降到年末的18%;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262.62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56分经过危机洗礼,杭州工业总量持续扩大,企业效益继续好转,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杭州工业迈上新的征程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工业总产值每日商报联系电话突破万亿大关
主办单位:杭州工业兴市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全国“团体冠军”
万场职工技能大比武造就大批技术人才
2002年市委九届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推广“区县学萧山、乡镇学分水”活动,我市各地以分水镇发展制笔特色产业的先进经验为榜样,以“一镇一品”为目标,积极推动乡镇特色产业走集约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区域品牌优势明显的块状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的块状经济逐渐发展成各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一些特色块状经济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逐步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萧山钢构、桐庐制笔、富阳白板纸三大产业被评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萧山化纤业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萧山羽绒杭州每日商报订阅业产量占世界的25%,余杭的家纺产品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市共有“中国羽绒之都”、“中国制笔之乡”、“中国化纤名镇”、“中国白板纸基地”等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国字号区域品牌26个
2002年7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工业兴市大会,集中出台了六个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重奖三位企业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三位为杭州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家,每人获得了一张300万元的巨额支票这是杭州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家的最高荣誉和最重奖励,这在国内属首创,在企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全市工业战线深受鼓舞,广大企业界人士认为,重奖的价值不在于奖金本身,而在于它背后的激励机制;重奖是对为杭州经济发展每日商报广告部电话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的一种肯定,而这种社会的认同将是创造更多名企、名品、名企业家的原动力,对激励工业战线干部职工励精图强具有深远意义3位受奖企业家还向全市同行发出倡议书: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改革创新的争先精神,肩负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的重托,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2年2月,市第九次党代会正式将“工业兴市”战略确立为全市必须着力推进的“五大战略”之一这是我市工业发展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杭州工业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2006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位一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的工业结构调每日商报广告价格整思路,成为杭州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指导方针市委、市政府通过每年召开工业兴市大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思路;通过每年评选十大突出贡献企业和主要经营者等活动,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争上游、多贡献的热潮;通过设立区、县(市)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奖、实行工业园区分类达标奖励等制度,促成区县之间、各类园区之间“比学赶超”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实施"356"工程(每3年时间培训500家企业的600名经营者),对企业家这一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强化培训;通过举办工业兴市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工业、理解工业、支持工业的浓厚氛围
投票网站:杭州网()
2、每个ip一天只能限选一次
打造和谐企业 促进“工业兴市”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浙江每日商报电子版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2003年,我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孵化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09年,我市9家孵化器被认定为科技部“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列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44家,孵化总面积达到126万平方米,其中省级孵化器17家,国家级孵化器7家,在孵企业总数达2370家,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471个,吸纳就业37803人,培育了核新同花顺等一批上市企业2010年5月,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在襄樊举办的“营造孵化环境,引领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上,杭州市应邀作了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经验交流
为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备梯队,我市实施了培育成长每日商报联系电话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瞪羚计划)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计划(雏鹰计划)“瞪羚计划”的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到2012年,重点培育和发展500家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雏鹰计划”将用5年时间重点培育和扶持100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其中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400家以上,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15~20家,上市企业5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5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两项计划将从加大研发项目资助、成果奖励、改善融资环境、加强服务体系、开展人才培训等方面,全力构建我市第二、第三工业企业合理梯队计划实施以来受到了广泛欢迎,并对众多创业人群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杭州市于2008年开始实施电子商每日商报广告部电话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工作,通过3年时间,扶持3万家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2009年我市共扶持10625家内贸中小企业加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资助两批82家企业建设独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评选工作,祐康电子商务、三替网络、英特药业等10家企业脱颖而出,获得示范企业称号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我市还组织开展百家企业电子商务体检工程,安排电子商务、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专家,采取上门体检和座谈体检等形式,实地上门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应用体检诊断服务我市通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活动,到2010年底,全市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电子每日商报广告部电话商务平台,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应用电子商务覆盖面达到85%以上到2011年底,将扶持3万家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在比赛的项目设置上,结合杭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紧缺、企业急需、职工欢迎”的原则,有组织地开展了数控车床、汽车维修、动漫制作、服装设计、茶艺绿化、电子商务、宾馆导游等项目的技能比武十年来,市、区(县)、企业三级工会累计举办各类职工技能比赛23800场,有262万职工参与了各类岗位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其中举办市级一类比赛107场,区(县)级技能比赛720场通过层层比武、比赛,使4400名职工晋升为高级工,270名职工晋升为技师工会开展的职工技能比武既为职工展示浙江每日商报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舞台,也为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提供了蓝领技术人才的保证
应对金融危机 政企合力渡难关
杭州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后,各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合力兴工氛围日渐浓厚,广大干部职工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激发,杭州工业不断做大做强,并向着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迈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200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9368亿元,年均增长23%,总量稳居全省各市第一和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特别是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双双突破2000亿元后,杭州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几乎一年迈上一个千亿台阶到2008年,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含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986亿元,全部工业销售产值达10802亿元2009年,面临金融危杭州每日商报广告部机严重冲击,我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45.99亿元,仍较上年增长1.3%目前,我市工业经济总量排居全国中心城市第8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工业经济规模连年实现突破,为杭州建设经济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3、参与投票的网友请如实登记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主办方联系
1、投票者根据候选材料,勾选出您认为10年来杭州工业兴市中最重要的十件大事,多选、少选均无效(排序不分先后)
提出工业兴市战略 形成合力兴工氛围
3万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投票说明:
企业搬迁搬出发展新天地
“瞪羚、雏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成长
企业技术中心构建工业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今年是杭州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十周年十年来,杭州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工业经济已连续十年保持年杭州每日商报地址均20%的增长速度,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已突破1万亿大关今天,我们邀请市民和专家一道评选十年来对我市工业及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进的大事,发掘十年来在全国、省市范围内产生较广影响和受到国家、省市委表彰的大事,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营造良好的氛围活动通过市民投票以及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从20个候选事件中产生的十年十件大事将在杭州工业兴市十周年大型颁奖晚会上揭晓活动时间:7月28日—8月3日
300万元重奖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
联系电话:
与央企、大院名校形成战略合作体系
200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实现企业职工互利共赢”的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四年的努力,一杭州每日商报电话是提高了全员劳动合同签订率,2009年全市劳动合同签订308.88万人,比2006年新增65.88万份;二是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2009年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分别比2005年增加6731份和6816份5319家达标企业执行工时制度和带薪年休假制度,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60%的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三是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在参与创建活动的企业中,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比创建活动前下降了73%;四是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到2009年底,全市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的有5319家,其中383家企业被市政府授予“杭州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荣誉称号,15家企业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节能降耗攻坚战连连告捷
2002年,杭州出台专门文件,对工业杭州每日商报地址企业实行重点培育,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2004年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若干意见》,在技术创新、做大做强、技改投入等方面对大企业、大集团给予一系列扶持、资助和奖励政策在每年的工业兴市大会上,表彰奖励为全市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企业,同时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上规模奖励,营造了扶优扶强的良好氛围2009年4月,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杭州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杭州企业的“第一梯队”目前,杭州大企业大集团经培育发展已颇具实力,在国家级大企业集团排行榜中屡屡折桂2009年,杭州有38家企业入选国家统计局评选的中国大企每日商报广告价格业集团竞争力500强,81家企业入选全国工商联评选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选企业数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21家企业入选中企联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入选企业数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20%以上的目标,是一项硬任务,为此全市打响节能降耗攻坚战和持久战我市组织实施了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电平衡测试、能源监测审计、锅炉节能改造、推广水煤浆节能技术、实施抽凝式汽轮机组改造、水泥余热发电建设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2009年实施126个节能项目,总投资达5.45亿元,年可节煤8.68万吨、节电1.91亿千瓦时,综合节能15.91万吨标准煤,可产生经济效益3.21亿元完成了对237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对182家重点用能企业和61家大型公共建筑杭州市每日商报实施能源监察,全市1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对102台锅炉实施锅炉余热利用技改,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约700万吨,关停印染建材等19家高能耗企业,推广节能灯182万只2009年我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6%,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万元gdp能耗确保下降4%的目标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四年累计下降24%以上,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连续第四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年度节能目标任务,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基础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效显著
2009年5月26日,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中国comac919大飞机机体供应商理解备忘录(mou)西子联合成为中国大飞机9家机每日商报电子版体供应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入围的民营企业西子联合成功梦圆中国大飞机项目,为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贡献力量,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荣誉,也是杭州民营企业集团军实力的展示盾构机、自动扶梯、屏蔽门、控制系统……这些都是地铁工程必不可少的项目在杭州等城市的地铁工程重点项目招投标中,频频出现杭州民营企业的身影2008年9月,由杭锅集团制造的浙江首台大型盾构机2008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市装备制造业在该重大工程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杭州民营企业全国500强数量连续排名国内第一民营经济早已占据我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我市实施“工业兴市”、坚持“一高一领先”战略进程中,民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杭州每日商报订阅中心,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从2000年开始认定,至今已认定十批到2009年底我市已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3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0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市坚持把加快发展企业研发机构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企业技术中心的大批诞生,有力推动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申报技术创新项目越来越多,市技术创新立项数量也从2003年的78项,增加到2009年的315项2010年通过备案的省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将超过400项企业的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有七个杭州市工业企业参与的项目获得了2009年杭州每日商报订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杭州市专利申请量为2607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703件2009年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1567.0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6.73%
各类开发区成为工业发展主战场
作为打造中国“女装之都”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在国际知名服装设计院校培养60名杰出女装设计师,在国内知名服装设计院校培养250名优秀女装设计师;短期出国培训优秀女装设计师和女装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200名,短期国内培训服装制作技师400名、服装制作高级工1000名;引进知名女装设计师10至20名通过努力,壮大杭州女装设计师队伍,提升杭州女装设计师水平,构筑杭州女装设计师的人才高地,打造一个高端引领、品牌张扬、结构合理的女装设计师人才集群2007年,杭州市每日商报我市首批经比赛选拔的6位设计师正式赴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院深造,截至2009年,选拔设计师赴世界一流服装设计类院校学习深造共计18人;在国内知名服装设计院校培养设计师77人;赴国外短期培训的设计师和企业管理者55人;荣获“未来之星”在杭服装设计院校毕业生46人;荣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的杭州女装设计师6人;开展服装制作工、服装制板师等技能培训,共计1122人获得高级职称证书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成效初显
4、凡最终选对8件(含)以上大事的网友将有机会参与抽奖, 设
2006年年底,杭州金鱼电器集团从市区整体搬迁到下沙,这是我市首家完成搬迁的市属企业,搬迁的实施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良机,生产规模从100万台/年扩大到250万台/年,当年产值增长166%,企业效益大每日商报电子版在线增金鱼电器集团成功搬迁,开启我市城区部分工业企业搬迁的大幕,自2002年以来,我市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市区企业搬迁工作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将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向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搬迁杭州电化集团、杭州龙山化工公司、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杭州机床厂等一大批企业先后实施搬迁截至2009年年底,根据产业战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杭州市区已有130家(市属企业58家,区属企业72家)工业企业列入市搬迁计划目前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92家企业已完成搬迁(拆迁或关停),29家企业新址正在建设或办理前期手续通过企业搬迁,“腾笼换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搬出了企业发展的新天杭州每日商报电话地,搬出了工业发展的新天地,搬出了城市发展的新天地
标准与品牌,是创建一流企业追求的目标2006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多项鼓励和加快先进技术标准研制和采用的政策措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底,28个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落户杭州;14家企业(单位)主导17项、参与27项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150多家企业(单位)主持完成250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标准战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我市把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争创名牌产品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各级名牌产品730个,数量比“九五”末翻了两番,其中,中国世界名牌1个,为全省唯一;中国名牌52个,在全国省会城每日商报广告代理市名列第一工业名牌产品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21%提高到2009年的36%,名牌战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bianji.com/sbyx/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