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报丨国五转国六ldquo难之辩

发布时间:2021-12-18 0:32:06   点击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22/4358927.html

随着中国多个省市公布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汽车市场出现国五转国六的一系列矛盾。矛盾的核心问题是厂商反映汽车排放标准过渡时间过短,没有给足够的过渡时间。经销商库存压力空前、自主品牌面临技术升级时间紧迫等诸多问题显现。

为此,寰球汽车邀请包括汽车市场、行业协会和资深媒体代表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就国五转国六一系列话题展开一场讨论,从中为中国宏观经济、汽车市场发展以及环境问题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性发展。

国五向国六转换没有问题,但是否需要提前值得研究

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蔡海员

从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以下简称“亚市”)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反应有这几个方面。首先从厂商的角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预计年开始实施国六标准,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国五转国六会提前实施且实施进展这么快,因此对厂商来说,这就打乱了他们既定的产品计划,免不了一阵手忙脚乱。

合资品牌由于在技术方面储备充足,因此能够较好地应对国六的转换要求,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则压力相对大一些。在上海地区,某畅销德系汽车品牌的国六产品已经推出了很多车型,但在北京地区却只有一款产品满足国六标准。同样,某畅销日系汽车品牌目前在北京没有一款车符合国六标准,让人有些意想不到。因为北京实施国六的时间是年1月1日,外地省市则是今年7月1日,所以厂家会将部分国六产品生产力优先提供给今年要实施国六的省市和地区,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北京符合国六标准的车非常紧张,就连一些畅销汽车品牌都没有国六的车。

现在来看,由于北京国六的实施时间相对靠后,经销商加紧处理国五车的情况还不太明显,但是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情况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凸显。根据目前经销商对北京市场的反馈情况,一方面国五的车不能再压货,因为这些车下半年将很难在北京市场进行销售;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也给经销商带来不小的压力。

实际上,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国五、国六排放的概念并不是特别明确,他们关心的是国六的车在技术方面到底比国五的车强在什么地方,多花的钱是不是真的值。另外,对于国五的车,未来是否会有更大幅度的优惠还是个未知数,这对很多不在乎排放但非常注重价格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个潜在机会,他们会持续观望,等着“捡漏”。

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新车市场的销售压力非常大,因为目前自主品牌能提供的国六车型非常少,甚至到明年北京实施国六标准的时候,车企能否大规模提供国六车辆资源还无法确定。汽车流通行业下行压力非常大,北京更是如此。传统燃油车净增量每年是4万辆,置换率从去年开始也是大幅度下降。前几年报废更新补贴的实施,老旧车辆差不多都进行了淘汰,但今年取消了报废基金补贴,消费者置换的需求也相对减少。

就大趋势来看,国五向国六转换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个时间点是否有必要提前,并且提前的时间这么长,我个人感觉还值得好好研究。

不久前,我与某畅销日系品牌几位高层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新能源车、混动汽车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对他们车企而言,到底是直接上新能源车型还是先上混动车型,还需要通过市场上的意见反馈来做决定。因此,就国家制订的计划来说,不管是环境压力也好,还是自身提出产业升级也好,其实都需要合理的时间规划,在各方面都做好准备之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实施。国六也是如此,如果突然提前施行并且不给厂家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这对我们自主品牌的伤害还是挺大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和地区认为中国从国五到国六的转换步伐有点大。不仅是技术的配套,就提高生产标准这一项要求来说,目前世界上很多厂家都未必能够达到。合资品牌和大品牌或许比较好解决,但自主品牌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就像我对电动车的看法一样,我们国家从传统汽车一下发展到纯电动汽车不太现实,而最符合国情的还是混动汽车。不管技术条件还是其他方面,以混动产品进行过渡才是真正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方式。

什么事都要符合国情,在当下经济环境不景气,特别是汽车这个支柱行业遇到大问题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提前实施国六,还是循序渐进,我个人是持保留意见的。

买国五车可以,但相关部门要给消费者信心

腾讯汽车总编辑陈瑶

在终端市场,国五和国六的差别对消费者来说影响并不是那么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实还是价格。比如最近某豪华品牌疯狂降价,消费者疯狂抄底。这就是最核心的消费诉求点并没有被终端市场把握住。对政府部门来讲,我觉得消费市场上不确定性的东西必须要由它把关。比如说现在政策要切换了,消费者掏钱买国五的车,没有问题,但是买完以后你不能把我的消费权限剥夺了,也就是相关部门需要给消费者信心,比如明确在多少年之内不会对你的路权进行限制,我觉得这个是需要相关部门去做的一个承诺。我觉得市场不缺消费潜力,就是缺明确的政策实施时间,不然车企和消费者都会显得无所适从。

国五切换国六,是环保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

《华夏时报》副总编赵云

我觉得国五切换国六,实际上是环保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环保当然要做,而且环保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做环保要讲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虽然环保和经济发展长期来看是协同发展的,但是短期看环保和经济发展可能会有一些抵触。比如特朗普要美国撤出《巴黎协定》,他实际上是要发展传统制造业。

作为我们国内来说,汽车跟房地产还真的不一样,房地产的报道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人民都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bianji.com/sbbj/13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