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度有温度,成就医疗品牌珠江商报

发布时间:2021-3-30 18:29:41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4月10日,《珠江商报》在A8版整版刊发《专业技术有高度医疗服务有温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引领,打造优质医疗品牌》,走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略名医名科风采。

全文如下

对于一名医者来说,患者的高度认同和信任是他们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经常碰到这样让医者幸福感满满的一幕——某患者在科室就诊康复后,又推荐了患有耳鼻咽喉疾病的亲朋好友过来就诊;医院举办的义诊健康宣教活动,市民积极参与,并主动了解耳鼻喉疾病预防知识……

“每一次与患者接触,每一次的帮助与治疗,每一次患者康复出院,我们都倍感欣慰,这也是对医护人员的精神升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涂智峰副主任医师对记者如是说。

若说医者的幸福感源自患者,那么患者的认同和信任又来自哪里?

下面,我们走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略名医名科风采。

团队丨知名专家领衔品质医疗惠民参与病例讨论、专家查房、开展各项手术、进行教学工作……每天,王继群教授的工作安排满满当当。细致查房

在年加入医院前,王继群教授已是国内知名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在头颈部肿瘤、过敏性鼻炎、鼾症、鼻神经外科疾病诊疗以及鼻内窥镜手术研究、鼻眼相关疾病研究与手术等领域有着深厚造诣。

王继群教授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博士,美国鼻科学会会员,教育部专家库专家。他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听力系做访问学者,曾任澳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学科研协会监事长。

不仅如此,这名医、教、研综合型专家,也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及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进行带教博士生、留学生专业教学。据统计,王继群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省级科技奖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年8月,王继群教授(左二)受聘为广意管理学院院务会副主任委员

“诊疗技术要提升,品质医疗服务不停步,要注重提升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品质”……调入医院工作后,王继群教授从学科建设、技术提升、人才梯队、服务提升等方面推动学科升级,逐步将该科打造成为区域内高水平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中心。

在王继群教授的带领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善了专业体系建设,鼻科、耳科、咽喉科、头颈外科全面发展,专注于解决耳、鼻、咽喉、颈部(包括甲状腺)各种常见病以及危、急、重病例,在耳鼻咽喉和头颈部疾病的诊治方面为省内先进水平。

目前,在学科所有医、护、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13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1名。

年,该科年门诊量超过人次,住院0人次,年手术余台次,其中微创手术近台次。

服务丨一次就医体验成就三代人的信赖

像很多曾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患者一样,今年67岁的钟先生,就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看作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不仅自己,连同家人和身边的亲友,遇到耳鼻咽喉疾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

钟先生对该院的信任,源于年的一次就诊经历。

年6月,忧心如焚的钟先生及其家人,在广州四处求诊,期间有位接诊耳鼻喉科的教授直接告诉患者,为何舍近求远跑来广州呢?顺德就有位耳鼻喉专家——王继群教授!于是钟先生慕名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求治疗。

涂智峰副主任医师记得,当时的钟先生在外院检查已发现喉部病变,且确诊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在此之前钟先生因咽干、咽痛加重,且伴声音嘶哑等症状已有一年多了,一直被诊断成“慢性咽喉炎”治疗,但症状未有改善。

接诊钟先生后,由科室主任涂智峰副主任医师牵头,医院首席专家王继群教授及本科室专业团队开展专题讨论。“我们明确了喉癌诊断,并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年龄及预后等因素,认为患者能耐受手术,建议手术治疗。”涂智峰说。

在充分沟通后,钟先生和家属同意手术治疗,医院团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经过多学科联合讨论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王继群教授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开展喉恶性肿瘤切除术。

术后,经过医护人员悉心照料,钟先生很快康复出院。出院前,主管医生为钟先生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和提醒其注意事项,并时常致电了解恢复情况。精心手术

“医务人员精湛的技术、崇高的医德、贴心的服务都让我印象深刻。”医院团队“点赞”。“医院切了扁桃体,我儿子去割了腺样体,一切顺利!感谢医院医护的精心照顾!”年年初,钟先生的儿媳因患慢性扁桃体炎及慢性鼻咽炎,孙子因腺样体肥大、双侧分泌性中耳炎均选择到该院治疗,为感谢医护人员的优质服务,钟先生的儿媳还发了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就医感受。医院医护团队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提醒丨防患于未然这些问题要当心“在我们日常的诊疗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鼾症和小儿腺样体肥大前来咨询的患者。小朋友其实对疾病本身无感,病情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的长期观察和警觉。”在谈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时,该科主任涂智峰强调了“早发现”的重要性。业务交流

王继群教授也表示,像鼻咽癌,虽然在广东高发,但部分恶性肿瘤诊疗已经相对成熟,“早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效果不错,如果发现得足够早,绝大部分的鼻咽癌能得到理想的诊疗效果。但是一旦发现晚了,就可能危及生命”。

鼻咽癌有哪些高危因素,打呼噜是病吗,小儿腺样体肥大要不要处理?针对市民时常碰到的耳鼻咽喉疾病,医院专家团队进行了解答。

◆早干预,让鼻咽癌无所遁形

涂智峰介绍,鼻咽癌是生长在鼻腔后面口咽上面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自己摸不着别人也看不见。一般来说,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喜食咸鱼、腌肉、腌菜等饮食习惯是造成鼻咽癌发病的四个主要原因。

“EB病毒抗体呈阳性,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以及40岁以上,长期吸烟、被动吸烟及酗酒者,长期进食腌制食品者,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液体、粉尘者等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每年做一次鼻咽癌相关体检。”王继群教授说。专家也提醒,要重视涕血、鼻塞、耳鸣、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信号,若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排除,避免病情加重。

◆打鼾严重,试试睡眠监测

张先生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4年余。因睡觉时打鼾声极大,影响家人休息,有时还会睡着就突然停止呼吸,感觉被什么东西掐住喉咙,就憋醒了……近期,张先生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医生查电子喉镜和进行睡眠监测检查后发现,张先生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夜间低氧血症。

涂智峰介绍,张先生已经出现较严重睡觉呼吸暂停症状,且夜间睡觉缺氧明显,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的还有猝死的风险,建议通过手术解除张先生的多年困扰。

经过手术,张先生术后伤口恢复良好,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憋醒症状得到了较大改善。

后来张先生接受复查睡眠监测检查,提示有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在呼吸道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控制自身体重,适当运动。”涂智峰建议患者适当控制体重,让打鼾症状慢慢消失。

“打鼾其实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病征之一,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涂智峰说。据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男性、肥胖酗酒及有服用安眠药、镇定剂的人患病机会较大,而老年患者的比例比青壮年更高。因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停顿、缺氧,引起低氧血症,血液中二氧化碳升高,血酸度增加,这些长期的生理变化会造成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等,极严重者甚至造成猝死。

睡眠监测

一般来说,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手段,通过机器检测血液氧气指数、呼吸模式、血压、呼吸中止次数和时间。

据悉,为了方便患者,医院还特别配置了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设备,“患者可把设备带回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这样可以更大程度贴近自己的自然睡眠状态。”涂智峰说。

◆小儿腺样体肥大?建议及时就医

“小孩睡觉爱张口呼吸,经常鼻塞、伴有黄白色脓涕,夜间还烦躁多动,白天总是提不起精神……”一天,当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涂智峰刚来到门诊,就听到一名患儿家属忧心忡忡的话语。

涂智峰介绍,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疾病,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气道阻塞,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长期的张口呼吸,可能会导致“腺样体面容”,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那么,小儿腺样体肥大到底要不要割?王继群教授介绍,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退化。“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

但他也提醒,若出现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中重度鼻塞,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及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专业判断,进行治疗。

参加义诊宣教

“专业技术水平是服务患者基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专业技术上的积累,能让顺德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疗水平。”王继群教授说。但仅仅有技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让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感受到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温情。“所以我们希望让患者享受到有高度的专业技术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也希望通过健康宣教,让更多市民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bianji.com/sbzk/12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